吴修林(1971-),湖南郴州人,中共党员,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现任湖南师范大学美育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正处)、“世承人才计划”学术带头人、音乐学院教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客座教授。 国家教育部音乐舞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音乐学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专家、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人文艺术研究首席专家(PI)、湖南省音协音乐理论与评论学会副会长。
杨红,哲学博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民族音乐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与教学研究工作,主要教授《民族音乐学的历史与文献》、《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民族音乐学专题研究》、《民族音乐学概论》以及《田野工作与采风》等本硕博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主要著述有《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民族音乐学通论》、《中国传统音乐引论》、《音乐·感受中国》(英文)、《“堑山湮谷,直通之”——“秦直道”沿线高原联袂传统音乐活态资源的考察与研究》、《跨越边界与自我——在族群音乐的文本与本文之间》、《后现代视域下的跨界民族音乐研究》、《从族缘到地缘:草原丝路上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长调音乐的东归格局及其文化共享》、《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区域音乐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活态资源的整合研究》、《田野中的音乐民族志构建》、《民族音乐学田野中的音乐形态研究》和《田野中的音乐体验之研究》等。近10余年主持并完成了《鲁西南鼓吹乐的田野调查与研究》(2008)、《“秦直道”沿线高原联袂传统音乐活态现状的实地考察与研究》(2011)、《河套内外高原地区古代诸民族音乐文化遗存的考察与研究》(2012)、《亚洲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的跨境研究》(2013)、《蒙古高原古今音乐的跨境研究》(2014)、《中国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的考察与研究——东南亚、东北亚及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的跨境之统合》(2016)等若干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以及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等。2010年为北京市“人才强教”之“拔尖创新人才”,2013年为“北京创新团队”的学科带头人。
索青,国家二级演奏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器乐教研室主任、弦乐团团长。研究生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音乐表演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弦乐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大提琴学会会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青年音乐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历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湖南赛区银奖”、“第五届湖北省新人新作大赛编钟演奏第三名”、“第五届长城国际音乐节重奏比赛第三名”;2013年被收录进《艺术名人录》中;2018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提琴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参予多项省级课题。 曾任湖南交响乐团大提琴副首席、独奏演员。担任独奏与著名指挥家卞祖善、于海、肖鸣及乐团合作一系列中外名曲,举办两场独奏音乐会,并在国内外举办多场重奏音乐会;参加文化部、省级的多项重要演出,如在长沙举行的中非论坛---第四届对非投资论坛开幕式、“指尖上的心弦---张音悦和她的朋友们”美国巡演音乐会等,担任独奏演员;录制木偶剧、舞剧、电影中大提琴独奏音乐;2019年作为国家艺术基金大提琴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优秀学员代表学校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演出。
谭顺来,男,土家族,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永顺人,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湖南省艺术类高考评委,湖南省音乐家协会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 在1990年至2006年分别在湖南省资兴矿务局、湖南省东江师范学校、湖南工业大学音乐系从事音乐教学及管理工作,曾担任湖南工业大学音乐系副主任;2006年至今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系从事音乐教学及管理工作,先后担任音乐系副书记、副主任、书记。 主持省级课题三项,分别为:省级教改课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音乐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湘西土家族风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近5年来先后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7篇,在《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交响>》、《中国音乐学院学报》、《求索》、《音乐创作》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出版专著一部,教材两册。分别为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湘西土家风俗与音乐》和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基础音乐》上册、下册。 多次荣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省教育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
崔思蕖,女,教授,大学本科。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钢琴协会会员,湖南省音协钢琴协会理事,湖南省音协声乐协会理事,中国音协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钢琴专业高级考官。 近年来,主持、参与省厅级课题4项,在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共20余篇。多次在国家、省级论文比赛荣获一、二等奖。
廖小芒,博士,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教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主要从事音乐理论、音乐教育与当代音乐文化现象研究工作。曾获“湖南省2010年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在《人民音乐》、《求索》、《湖南科技大学学报》、《音乐创作》、《舞蹈》等刊物发表《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文化寻根与小众传播的价值关怀》、《新媒体语境下大众音乐文化的形式变迁与价值重构》等论文30余篇。主持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软科学课题、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省厅级课题9项。出版专著:《音乐听觉训练基本原理》于2015年9月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主编教材《基本乐科强化训练教程视唱卷》,于2010年6月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何念忠,女,副教授,湖南资兴市人,199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声乐副教授。先后任教于湖南东江师范学校、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2003年—2004年进修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硕士生导师赵登营教授。近年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曾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等称号;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题5项,主编省级规划教材1部,参与省级规划教材2部(副主编)。湖南省艺术类高考评委。
范华继,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声乐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持省级社科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2项;在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省级期刊发表论文4篇;获省级论文评比一等奖4篇。
宁勤亮,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现任职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主要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教学及研究。湖南省音协艺术教育委员会会员。主持省级社科基金课题项目一项,参与省级课题二项,主持校级课题三项;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专业论文6篇、声乐作品多首,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省级论文评比获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2010年至2013年连续四年获省教育厅“优秀培训专家”称号。
王斌,男,1970年出生,博士,副教授。 从1997年开始先后在湖南省郴州湘南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任教,曾担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系音乐教研室主任、系教学督导,现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教学督导、湖南省音乐专业联考评委专家。 主要从事和声、音乐作品分析、复调等作曲理论课程的教学,著有《乐理基础教程》(2010年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音乐作品3首,主持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参与湖南教育厅课题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