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张应华,男,侗族,1968年9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作第二层次人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音乐人类学。曾在怀化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完成各个层次学历、学位的学习。1999年至2002年于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至2013年12月,任教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其中2009年至2012年在中国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任《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副主编,音乐系党支部书记、系主任,曾被评为校中青年学术骨干。2014年元月起,任教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近年来曾在《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音乐艺术》《黄钟》《民族艺术》《求索》《南京艺术学院学报》《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子课题、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联科研项目、贵州省教育厅科研基地项目、中国音乐学院科研项目各1项,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编著1部、论文集3部;获“第十三届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曾担任湖南省“十三五”专业(音乐学)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主持人,湖南省“湖湘民族民间艺术教育传承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学科(音乐学)学科带头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楚音文化研究所”主持人。
    社会兼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英才扶持计划”入选人才、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云南艺术学院特聘研究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音乐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湖南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核专家、贵州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贵州省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学会副主任、贵州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贵州音乐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贵州大学“西南民族语言研究中心”研究员。

  • 黄葶,教授。先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师从于著名舞蹈理论家和评论家、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先生。现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舞蹈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项目(本科院校)音乐与舞蹈特色学科(音乐舞蹈创作与表演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小学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兼任湖南省舞蹈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长沙市舞蹈家协会理事。国家艺术基金舞蹈舞剧编导人才、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人才、教育部中西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百名英才。教育部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中西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专家、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项目培训专家、全国“桃李杯”专家库专家、“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湖南)评审专家、江西省文艺评审评奖专家库专家、湖南省艺术专家库专家、湖南艺术发展报告(舞蹈类)编撰首席专家、入选《湖南省教育人物志(1978-2015)》名录专家。
    研究领域:舞蹈编导、舞蹈评论及舞蹈教育。

  • 刘婧,湖南湘潭人,2015年获得美国德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哲学艺术博士学位。2016年9月任教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舞学院。2011-2016年,一直担任美国唯一国家级音乐教师教育期刊《音乐教师教育杂志》(Journal of Music Teacher Education)的主编助理。国际音乐教育协会会员(ISME),美国国家音乐教育协会会员(NAfME),美国音乐教师教育协会会员(SMTE),美国德州音乐教育者协会会员(TMEA),以及美国国家键盘教学法协会会员(NCKP)。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音乐教师教育、音乐即兴创作,和音乐认知与感知。本人参与的各个研究项目多次在国际音乐教育大会(ISME)、美国国家音乐教育大会(NAfME)、美国音乐教师教育大会(SMTE)、美国州立音乐教育大会(TMEA)、美国先进教学会议(ATLC)以及美国国家键盘教学法大会(NCKP)上宣讲或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展出。曾在《中国音乐教育》和美国《音乐教师教育杂志》(Journal of Music Teacher Education)上发表论文。读博期间,个案研究项目“古典钢琴即兴创作教学:个案研究”荣获2013年美国国家键盘教学法协会最佳研究报告奖(学生组唯一获奖者)。本人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音乐教育核心期刊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和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上。
    音乐教学实践方面,有着较为深厚的奥尔夫和柯达伊教学法背景,曾受邀为不同城市的音乐教师提供短期的师资培训。同时,也曾为国外教授在中国的奥尔夫培训以及蒙台梭利师资培训担任现场翻译。2015年担任了母校美国德州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国成都几所艺术院校合作交流活动的全程翻译兼授课嘉宾。

  • 唐章程 男 汉族 音乐学(美声演唱)博士 演唱家文凭,曾于俄罗斯国立格涅辛音乐学院留学一年,本科至博士就读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并于2017年10月博士毕业。现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青年教师,主要从事声乐教学及科研工作。

  • 余乐,旅欧青年钢琴家,乌克兰涅日达诺娃国立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家博士及艺术学(钢琴)双博士,获得乌克兰“音乐会演奏家”“室内乐艺术家”“艺术指导”称号,湖南省群文键盘音乐学会钢琴教育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2014-2017担任武汉音乐学院附中钢琴教研室教师其在校期间学生曾获得美国北岸国际二等奖,雅马哈奖学金全国三等奖,长江杯全国钢琴比赛二等奖等,2015年六月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成功举办青年教师音乐会专场。
    个人曾获奖项:
    雅尔塔国际艺术节金奖
    欧洲艺术国际重奏比赛双钢琴组一等奖
    21世纪沃诺滋青年国际钢琴大赛二等奖
    肖邦钢琴协会举办乌克兰肖邦国际钢琴艺术节优秀奖
    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足迹遍布欧洲各地 2012年与国际知名指挥家伊格力·帕里根黎合作纪念肖邦年协奏曲之夜 演出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获得各界好评 取得圆满成功。

  • 洪瑶峰,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舞蹈教育学博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编舞老师,硕士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本科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
    多次参与“荷花奖”、“桃李杯”、全国舞蹈大奖赛等全国舞蹈赛事。
    代表作:
    小舞剧:《文夕》《一朵小红花》《丛林法则》《猫的城》《森林狂想曲》等
    舞蹈剧场:《Atomization》《魑魅》《拆哪?青红深处》《拆哪?百花深处》《拆哪?碧潭深处》等
    舞蹈作品:《Have Done》《四分三十三秒?速死》《侗帕》《暮光》《绥苗姑娘》《故梦》《青石的街道向晚》《儒意》《茶花?白》《29+1》《小小太空梦》《南城依旧》《青丝》《老树》《逆光行走》《九歌·大司命》《渡·湘西》等
    作品参访过:
    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米兰、维也纳、德国、芬兰、瑞士等。

  • 刘珊,女,汉族,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讲师。2007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先后师从李晓贰教授、李虹教授、郭声健教授,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声乐演唱与教学、艺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近年来,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多篇论文。参加第七届海峡两岸音乐教育论坛等多个音乐教育学学术年会,并做分会场报告。曾成功举办两场独唱音乐会。荣获全国第五届“神州唱响”高等院校声乐展演美声组优秀奖;中国(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金奖;第五届福州海峡两岸合唱节金奖;美国辛辛那提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银奖;第十三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合唱组湖南省金奖。

  • 霍达,男,1990年10月生。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后在格涅辛音乐完成了钢琴演奏的硕士和演奏博士的学业,同时取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俄罗斯艺术类项目公派攻读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音乐学博士的资格。现主要从事钢琴教学工作。

  • 刘懿 女 汉族 演唱家文凭 音乐学(美声演唱)博士(在读) ,本科至博士就读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现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青年教师,主要从事声乐教学及科研工作。

  • 王海霞,满族,吉林长春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艺术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学方面:主要从事声乐演唱与教学工作,讲授《基础声乐》、《声乐演唱》等课程。 连续两年指导学生吉林省声乐艺术大赛类专业组一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并指导学生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
    科研方面:曾主持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满族歌舞传承研究》《当代民族声乐演唱流行化研究》等省级、厅级项目10余项,参与导师国家级科研项目(第1名)及其它重要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文化精粹》等两部,参与专著两部。已发表《没有消失的族群文化记忆》等CSSCI、核心期刊10余篇,省级刊物30余篇。
    2008年获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吉林省赛区一等奖,中国赛区优秀奖;2011年获第二届全国高校音乐学声乐专业比赛教师组二等奖;14届全国CCTV电视大奖赛吉林赛区民族唱法二等奖;并多次多次在文化厅、教育厅比赛中荣获金奖;指导学生比赛多次获奖。